深圳征信促企业融资超1200亿,“深圳方案”补齐哪些融资短板? 环球短讯

2023-06-25 23:42:12 来源: 21经济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通过申请需要多久?又能获得多少额度?深圳市远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答案是——“几秒钟,500万”。


(相关资料图)

深圳市远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微众银行服务的中小微企业之一。

据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际操作中,在收到企业授信申请和征信授权后,微众银行通过在线“一站式”调用深圳信用(征信)服务平台提供的多个数据报告,了解企业的信用信息和经营状况,在线为企业完成了贷款“秒批”。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案例中,深圳信用(征信)服务平台能够帮助银行机构佐证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高对企业和企业主信用评估的精准度,审批效率也得到提高。

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圳、上海、成都等多地都在发力地方性征信平台建设。

其中,深圳作为全国创业密度最大,也是中小微企业最活跃的城市,企业融资难、贵问题亟待解决。2022年1月10日,深圳征信完成企业征信机构备案,目前平台已正式运营一年多,阶段性成效如何?

记者发现,该平台的显著特点是激活公共数据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采用“政府+市场”的建设模式,以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为导向,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相关经营管理数据,为企业融资增信增效。此外,深圳征信的数据在信息时效性和数据颗粒度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深圳征信常务副总经理刘振透露,截至2023年5月末,平台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11.3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实现深圳40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全市51家商业银行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累计服务企业21万余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1205亿元。

激活“沉睡”公共数据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抵质押物不足,有效信息获取难、成本高,是限制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要堵点。据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长期以来缺乏信贷类征信信息问题,深圳征信组建专业团队,系统化推进政务数据归集治理工作。

目前,已接入深圳市37家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293张数据表,数据资产总量11亿条,数据维度全量覆盖深圳406万商事主体,重点突破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等核心政务数据,引入18家商业数据源,构建7大征信主题数据库,基本满足金融征信领域数据需求。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科创中心副总经理付民表示,“之前主要依赖本行内部数据以及外部公开数据评价企业,企业和企业主数据维度少,且部分企业金融交易、财务等数据不齐全,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引入社保、公积金等政府权威部门的数据,能够佐证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高建行对企业和企业主信用评估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我行对普惠金融业务、科创类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也表示,“中小微企业注册在地方、经营在地方、融资在地方、信息也在地方,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涉企信用数据作为重要的“替代数据”,能够有效填补信贷类征信信息空白,帮助金融机构从更多维度实现小微企业画像。”曾刚强调。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和相关经营管理数据能够有效填补“企业信用拼图”空白,但如何保证政务数据的合规安全应用也至关重要。

据介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采用“政务云+国资云”双云架构,在确保政务数据不出政务云环境的同时,实现政务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合规安全应用。

同时,依托隐私计算技术,以“联邦学习+区块链”为技术路径,联邦学习实现数据多方隐私计算、可信可控,区块链实现操作存证、可溯源可计量,最终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流向全程可监控、事后可审计,有效提升平台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基于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的政务数据金融领域合规安全应用能力,平台获得深圳市政务数据运营授权,成为深圳地方公共数据面向金融机构合规开放共享的唯一出口。”深圳征信常务副总经理刘振表示。

信息时效性与数据颗粒度优势明显

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建设信用信息平台,但是还存在系统开发和数据挖掘水平不高、数据内容重复度较高、数据难以持续有效归集等问题,很多地方征信平台对数据的加工仍以数量的增加为目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比发现,“相较而言,深圳征信的数据在信息时效性和数据颗粒度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一方面平台能够及时地反映企业的法人、注册资本、注册地址等工商信息的变更情况,帮助银行更快地识别企业是否正常在营,及时识别管控存量客户风险。

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剖析和挖掘,进一步展现数据隐藏的深度信息,可以帮助银行实现企业的线上精准划型,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录入、改善客户体验,还便于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策略。

例如,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张叶庆向记者介绍道,传统企业的贷后风险监测主要依赖于征信、工商、纳税等经营数据,此类传统风控手段无法较好的监测跨境电商、线上直播等互联网新兴企业风险,且难以反映此该类企业真实风险水平。

2022年,该行出险了一户授信客户,企业主营为线上平台直播销售,企业风险暴露前营收、利润保持着较高增长趋势,线下走访企业库存销售也未见明显异常。

然而,就在短短2个月内,企业因经营模式出现较大变动,营收快速萎缩,最终企业因流动性问题导致银行债务违约。

“通过回溯分析企业各项指标数据,我们发现企业用工人员的变动领先于外部舆情、营收等传动风控指标,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离职率及离职人数均较同期出现明显变化。该项数据则来源深圳征信的‘企业人员竞争力’相关产品。”张叶庆说道。

据介绍,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基于企业历史24个人月人员规模变动趋势、人员离职情况等用工情况,设计了一套风控监测指标,有效帮助该行完成对现有风控体系的补充与强化。

促成企业融资超1200亿元,持续迭代应用场景

据介绍,截至2023年5月底,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促成企业融资超120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占比达87%。

深圳征信表示,基于数据归集治理成果,深圳征信持续迭代应用场景,激活平台“替代数据”价值,构建“由点及面”的深圳特色数据产品矩阵。

一方面,基于平台数据技术底座,推出标准数据产品。立足于银行需求打造30余款数据产品,面向所有银行提供,目前已有51家合作银行接入,11家银行专线直连,累计产品调用量超2000万次。

例如,深圳征信针对宁波银行提出的银企信息不对称、信贷风险把控难等问题,结合该行授信标准,就“容易贷”贷款产品提供定制化的联合建模服务,运用机器学习、关联图谱等数据挖掘手段,将企业工商、经营、用工等多维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形成量化模型产品,全面赋能银行风险管控。推出1个月帮助87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2.35亿元。

另一方面,基于平台风控能力底座,推出数智决策服务。通过与银行联合打造创新实验室或提供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银行风险偏好为其提供风控决策支持,有效促进银行客户识别和信贷投放,做到“秒批秒贷、即贷即用”。

据介绍,目前已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宁波银行、微众银行等4家银行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建设银行打造创新实验室,共推出12款定制服务产品。

以深圳建行打造的“企业真实经营模型”为例。据介绍,深圳建行正联合深圳征信,基于该行科创企业信贷业务需求,应用深圳本地政务数据等数据资源,打造“企业真实经营模型”,应用于该行“科技e贷”平台信贷产品的贷前客户准入评价以及贷后风险管理。

据了解,该模型对接深圳征信平台企业司法、税务、社保、工商信息等多维度数据信息,结合深圳建行其他数据资源,能为科创企业建立更为精准的企业画像。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